笔趣看 > 太子今天娶妻了吗 > 第10章 赵景琛幼时番外2

第10章 赵景琛幼时番外2


赵景琛十五岁读大学,一路披荆斩棘,读到了博士毕业,以为自己终于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。没想到睡了一觉后,发现自己正被推推挤挤出了一条通道。接着只能模模糊糊听道:“生了,生了。”生了?生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外面贺喜声此起彼伏,“恭喜皇上,喜得皇子。”赵景琛想说:“你们是什么人?”却只能发出哇哇大哭的声音。紧接着便落入一个坚硬厚实的怀抱。

        皇上看着皱巴巴、红彤彤的孩儿,只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孩子。瞧瞧这眼睛、这鼻子、这伶俐劲儿,和朕多像啊。

        听也听不清,看也看不清,赵景琛被抱的不舒服,动了几下,却无济于事,便不做他想,闭目养神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边,皇上沉浸在有儿子的喜悦中,待到儿子睡了,便急急忙忙赶往御书房。心中想着,该给儿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呀。

        皇上在御书房想了一天,灵感忽至:“琛,宝也,此子便是上天赐给我的珍宝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景琛五个月时,通过这几个月的时间,意识到他胎穿到了古代,这个王朝不同于他所了解的华国古代。王朝为大晋,他成为了皇帝的儿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景琛以前陪父母看过宫斗剧,那可谓是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他醒来变成了一个奶娃娃,没有自保能力,被人怎么弄死的都不知道。可皇帝看他像看眼珠子一样,生怕他磕了碰了,捧在手中怕摔了,含在口中怕化了。身边照顾他的宫女嬷嬷一大群。赵景琛便觉得,好像也没有想像中可怕。

        爹爹给他取的名字,与他的名字一样,不由感叹:“或许这是上天赐予的缘分啊!”娘给他取了一个叫“宝清”的乳名。

        六年后,天启二十五年,盛京城。

        温婉端庄、仪态万千的女子拿着帕子给一个跳脱活泼、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擦了擦脸。不由笑道:“又去哪里疯跑了,流了一身汗,小皮猴子快让娘给你擦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岁月似乎格外眷顾女子,虽四十有余,看起来却格外优雅从容,这一句嗔怪的话带着丝丝宠溺。没错,此人正是皇后娘娘。皇后自从六年前生子后,就过起了有子万事足的日子,每日笑容满面,看着也年轻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景琛吸了吸鼻子:“娘亲,我没疯跑,是庭安家的哥哥,用他新得的弹弓射落了一只鸟,我听的好奇,就过去看了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庭安便是福寿公主的儿子。六年前,赵景琛刚刚出生,福寿公主回到家中便查出了有孕。次年,生下一子,名唤庭安,盛庭安。

        福寿公主赵淑妤行三,是皇后娘娘所出的嫡公主,生来便受皇上偏宠,可倒没有宠出个无法无天的性子。反而,端庄有礼,温婉可人。袅袅婷婷、章台杨柳,相貌是几个公主中最拔尖的。皇上曾言:“孰若得吾家阿妤为妇,可谓有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福寿公主年十六,曾偶遇宣平侯世子盛承武,为世子钟情,遂御前求娶公主。皇上看了看宣平侯世子,相貌不错,打探了一番,此人虽出身侯府,自身倒也颇为争气,早早投身入军,以弱冠之龄便任四品中郎将。皇上便应允。

        盛承武是宣平侯嫡长子,却不是长子。盖因盛承武有一庶出大哥,庭安的哥哥,便是这位庶出大哥的儿子,盛庭全。

        话说回来,皇后娘娘正心疼儿子流了满头大汗。只听赵景琛一本正经地道:“娘亲,我想习武!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后娘娘愣了一下:“宝清,为何忽然想起习武?你可知习武可是一件苦差事,寒来暑往,要勤勉不辍,方才有所成!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景琛深知自己就是皇后的软肋,提起习武的好处,娘肯定不会拒绝。但也不敢暴露太多,便试探道:“娘亲,您还记得刘侍郎家的孙子吗?他被打啦!若是日后侍卫不在身侧,孩儿要是被打啦怎么办?娘亲,您就允了儿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后便想:“我儿是皇子,谁敢打!”但又觉得虽然宝清时时有人在身侧,但迟早要长大,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才可。皇后顿时觉得,习武也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娘同意了,可你爹爹那边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放心吧,娘亲,您都同意了,爹爹肯定同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后想想也是,皇上对宝清可是无有不应。遂点了点赵景琛的额头:“你个小促狭鬼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再促狭也是您儿子!”赵景琛撒娇地摇了摇皇后的手臂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好好,等你爹爹批完了折子,晚膳时过来,娘和你爹爹提,让他给你好好挑一个武艺师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娘亲最好啦!”

        晚膳时分,皇上过来陪皇后用膳。近几年,因为有了赵景琛的出生,皇上倒是很少临幸妃嫔,如无意外,晚膳大多在皇后宫中用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围在桌前。看着满桌珍馐,赵景琛兴致缺缺。

        皇上便问:“今日可是你阿姐做了什么好吃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姐今日做了枣泥酥、豌豆黄、如意糕、梅花香饼、茯苓夹饼、合欢汤我还带回来一些,想给爹爹和娘亲尝尝呢。”赵景琛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皇上高兴道:“宝清真是爹爹的好儿子。”说着又对皇后叹道:“自从阿妤嫁人,倒是有时日没吃她做的糕点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后闻言接道:“是啊,阿妤嫁人也好多年了。我们的宝清也长大了。是时候给宝清找老师启蒙了!今日妾听宝清说,想找一个武师傅。日后,万一侍卫不在身侧,也能自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好好,日后我儿必文武兼修!师傅要找,伴读要找,不过待你行过册封礼之后再跟着太傅学习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册封?慈恩大师不是说,不宜过早册封,皇上这是?”皇后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儿已六岁,身体如小牛犊一般健壮,朕已问过慈恩大师,此时适宜册立太子!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景琛不满道:“爹爹,我才不是小牛犊呢!”

        皇上、皇后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景琛刚满月时,皇上想立他为太子。而正逢慈恩大师入宫,言:“小儿精气盛而神气衰,心智不足以守魂魄,不宜过早册为太子。”皇上便打消了念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次日,天微微亮,午门城楼上的鼓声阵阵响起。

        宫门开启,百官依次进入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晋自开国时便规定,三日一小朝,十日一大朝。小朝会时,四品以上的京官皆可面奏陛下,未达品级者,则在各自的衙门内坐班,大朝会时,七品以上的京官都需上朝。而今日,恰逢大朝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只听太监总管王兴全高喊一声:“皇上驾到!”百官遂整好队,行跪礼。

        待平过身之后,便闻皇上要册立太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道旨意并没有让百官太过惊讶,皇上就这一个皇子,并不存在人选争议,因此,天启帝这一朝倒是没有因夺嫡而站位的官员。先前,也不是没有大臣上折子请立太子,皆被皇上压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,大皇子到了启蒙之龄,也是时候立太子啦!朝臣们倒喜闻乐见,早晚这个太子皆要册立,宜早不宜晚。立太子的好处可是很多,如今恰逢朝廷积弊已久,立太子则有利于的得民心、巩固朝廷政权。

        旨意下达很畅通,皇上已命钦天监选好了日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册封大典转瞬即来,百官身着大典礼服,齐聚大殿。司仪官引领着赵景琛走到皇帝的龙椅御座前,北向对御座。中书令站在西北,向东侍立,宣读皇帝册立太子的诏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诏曰:自古帝王继天立极、抚御寰区,必建立元储、懋隆国本,以绵宗社无疆之休。朕缵膺鸿绪、夙夜兢兢。仰惟祖宗谟烈昭垂。付托至重。承祧衍庆、端在元良。

        嫡子景琛、为朕首嗣、日表英奇。天资粹美。兹恪遵皇太后慈命。载稽典礼。俯顺舆情。谨告天地、宗庙、社稷。于天启三十年,授赵景琛以册宝。立为皇太子。正位东宫、以重万年之统、以系四海之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宣读后,皇上身边的大太监手持太子玺缓,交给赵景琛。赵景琛再拜三稽首,接受太子玺缓。高声喊道:“臣赵景琛领旨谢恩。”赞札官中谒者应声道:“可。”中书令及六部尚书正步升阶,上殿恭贺,齐呼皇帝万岁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宣布大赦天下。


  (https://www.biqukk.cc/69432_69432230/19765959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kk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kk.cc